 |
美国客人与自身面塑开心地合影 |
 |
闻名遐迩的“上海筷子店”,素有“筷子大王”的美称
|
开栏的话
众所周知,旅游纪念品的匮乏,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软肋。据北京市旅游部门的统计,前两年外国游客在京人均花费1033美元,购物花费却不到总消费额的20%。而在一些发达国家,这个比例一般超过50%。我们自即日起开辟“神州游买什么”专栏,通过这个栏目,我们将向海内外读者展现中国各地名声最响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市场,介绍一批品牌旅游商品的独特创意、文化内涵及生产销售特色。企望它们能够成为旅游者的购物指南,同时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一些借鉴。
居家上海,好多年都没去豫园商城“轧闹猛”了。记得前些年,每次到豫园都感到晕。那儿吃喝玩乐游包罗万象,光七八个商楼,每座上上下下看一遍,就得花上整整半天工夫。这个连续10年经营业绩名列全国大型零售企业、人气指数极高的地方,因为它的建筑和几十万种商品具有全上海“最中国”的特色,因而成为海内外旅游者到沪的必访之处。
听说豫园商城刚刚完成了“精致豫园”的改造,正朝着上海旅游品牌目标冲刺。一个数百年的老城厢,如何变身精致与时尚?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前去一探究竟。
豫园商城有一条百年老街,紧挨着黄浦江十六铺码头。上个世纪初,江浙一带的小商小贩顺江上岸后,挑着担子来此摆摊,在老街上一字排开纽扣、瓶塞、手帕、绳带等各式各样的小商品,也抖落出那个年代里的热闹。
百年过后,街还是这条街,路还是这条路,可老街已经变身,眼下成为了一位集古朴与雍容于一身的“美人”。
小街仅只四五步宽,原先的鹅卵石路面已铺成青石板,小街两边鳞次栉比的各色小店装饰得古朴典雅,每家小店门前左右抱柱上的对联,有竹板联、红木联、白板联、仿旧木联等,加上龙飞凤舞的书法,显得神采飞扬。每家店铺都像一位出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,身着古典盛装,一个赛一个地漂亮。
老街上最令人兴奋的,是近40家各具特色的小商品店。
名头最响的要数创建于光绪十四年(公元1888年)的“丽云阁”。这里曾经是闯码头的画家来上海亮相的个窗口。画家们在此用扇面作画写字、现画现卖。“丽云阁”再将画家们的扇面批发到全国和东南亚各国,这成了当年老城隍庙的一大特色。
历经沧桑的老街,不少老店衰弱消失了,而丽云阁却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好时期重放光彩。现在店里的品种扩大到檀香扇、黑纸扇、真丝扇、挂扇、舞扇、骨扇等8大类,扇子的功能也由纳凉扩展到艺术收藏等。那些书写着蝇头小楷和水墨画的折扇,还有雕工精细的骨扇、檀香扇,各国游客都非常喜爱。其中比巴掌长一点的真丝短扇,最受日本游客欢迎,20元的小扇他们一买就是好几把,作为馈赠礼品。这个仅十几平方米的小店,月营业额竟达数十万元,可见生意兴隆。
街上第二家是创始于清代嘉庆年间(公元1798年)的“王大隆刀剪店”。这里经营民用、厨师用、屠宰用的三大类几百种刀。其中手工锻打刀,是老店的产品,因掌握古老锻打工艺的师傅所存无几,而锻打刀硬度非常高,因此深受各国大厨师们的喜爱。另外从日本引进技术制作的陶瓷刀,因为硬度高、终身不用磨、削后水果不变色,而价格只有日本售价的六分之一,也深受各国游客的喜爱。
在老街上的筷子店里,你怎么也想象不到简单的筷子,竟然可以变化出木筷、竹筷、陶瓷筷、不锈钢筷等几大类上百个品种。一双镶金刻字的木筷上,竟然可以用蝇头小楷刻上一首唐诗和它的全部解释。
这条“上海商业特色街”上,40家小店之间商品无一雷同,在这里几乎可以买到全国各地出产的特色商品:天津的麻花、杭州的小伞、苏州的刺绣、河南的剪纸、无锡的泥塑,还有陶器、瓷器、竹木、皮革、丝绸等工艺品,每家都以精美与独特让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。
豫园商城的民间手工艺现场特技表演也相当擢人眼球。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大师们,在这里竞相展现剪纸、石雕、石刻、烙画、内画、草编、铜雕、微雕等的独门绝活,组成了一道最为亮丽的民间艺术长廊。
来自江苏的石长付先生在这儿专攻石刻挂件,一对德国夫妇在他的摊位上挑选了玛瑙与水晶石各一件,并在纸上写下两人的德国名字。石长付用流利的英语和他们对答,不一会儿从字典上为他们找到了对应的中文名字“汉娜”与“乔威”,接着飞快地在挂件上刻了起来。只用了5分钟,正面是龙与凤,反面是中文与德文名字的挂件就刻好了,那挂件上龙的鳞片和凤凰的羽毛比头发丝还细。德国夫妇翘起大拇指连连称奇,付了80元,心满意足地走了。
有“上海面塑王”之称的薛根荣摊位前围观者很多,一位美国客人兴冲冲地在他面前坐下,只见薛师傅手里握着十几种颜色的面团和两根塑料柄,飞快地用手指捏着头型和面部轮廓,用塑料柄挑着面部的五官,甚至连客人的络腮胡子、T恤条纹和服饰标牌都不走样。20分钟不到,一个惟妙惟肖、活灵活现的真人面塑做好了。围观者一片掌声,美国客人非常满意,要求与薛师傅及他的作品合影。这位美国客人刚起身,另一位外宾又坐下了。花180元,相当于欧洲一顿午餐的价钱,就能带回中国艺人当场制作的自身塑象,这样的纪念品太有价值了,因而面塑摊位旁海外游客不断。
记者曾到过欧洲许多国家,在那里一些旅游景点,也能见到立等可取的肖像画创作。但像豫园商城这样,集中了烙图、石凿画、水墨画、剪影、面塑等多种当场创作游客肖像的民间工艺,是绝无仅有的;而在一个旅游景点集中了几十种民间工艺绝活表演,更是不可想象。
据豫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介绍,豫园作为上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,1996年开始引进了民间工艺表演,慢慢地吸引了全国民间艺术大师来此汇合。经过多年大浪淘沙,现在已汇集了近40种能当场为游客个性化需要创作的民间工艺表演。因为是制作的纪念品,因此特别受到老外们喜爱。还经常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各国的中国文化年表演,名扬海外。在商城中表演的每一位工艺师,实际上都是中国人的骄傲。
走出豫园商城,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我曾到过国内许多旅游景点,那些千人一面、粗制滥造的纪念品,令人失望。豫园商城将民间工艺表演和旅游商品做到了,令无数人为中国传统文化而骄傲与痴迷。打造“精致豫园”达到的这种境界,应当为业界广泛借鉴。
温馨提示:
豫园商城面积达5.6公顷,包括游、购、食三大块。去豫园可先去城隍庙参观,然后漫步九曲桥,观赏荷花池中的锦鲤与花园。出了这座小巧的江南园林,一转弯便到了豫园老街,那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,一店一特色。中午,可在绿波廊酒楼品尝上海菜,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那里用餐。午餐后,走几步就到了豫园戏苑,可以看一场“禅武神韵”的中国功夫表演。听完戏,可去丝绸博物馆,了解中国丝绸文化,也可买几件丝绸衣服。逛累了,到湖心亭休息、品茶,然后去华宝楼淘宝。那里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,能不能挑到称心如意的宝贝,就看各人眼光了。民间手工艺表演集中在华宝楼、悦宾楼和竹园广场前。每一种手工艺表演与销售都有明码标价,不必担心欺客。